“产业扶贫是最直接、最有效的办法。”短短一年时间,腰新乡后心村孵化出“两大、六小”八个产业项目,不仅实现全村产业“0”的突破,还带领贫困户跑出后心村的增收加速度,2020年,全村贫困户收入有望超过2017至2019三年总和。 记者李晓龙:这就是腰新乡后心村扶贫产业项目之一的台球室,你可能想不到,这里的老板是一位84岁的老奶奶。 84岁还能开个台球室,坐到家里收钱,王翠珍老人直言实在没想到。 王翠珍:“进个三十、二十,我那都高兴坏了,别管买点什么,我有钱了,你没钱,上哪儿整去。” 今年三月份,后心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在王翠珍老人家里安装台球桌,制作版图和牌匾,一个扶贫台球室就这样开业了。 后心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肖强:“一个老人,靠啥挣钱?党给你政策,房子,水,还有医保,这些政策党都给你了,咱们还得整点产业啊。” 如何巩固扶贫成果,让贫困户有稳定、持久的增收能力,后心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逐一分析35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,除了劳务扶贫,决定为弱劳动能力贫困户开办力所能及的小产业,拓宽增收渠道。 记者李彦杰:“小产业的特点是什么?” 后心村党支部书记康忠齐:“特点就是投资小,见效快,风险也小,易实现。每一个咱们定好人数之后就操作了,好操作。” 从扶贫台球室开始,到扶贫养殖场、扶贫洗车行、扶贫废品收购站,半年时间,六个小产业陆续落地。 后心村党支部书记康忠齐:“六小产业依托扶贫车间,扶贫车间隶属于众鑫源农业有限公司,所有这些项目都依托众鑫源农业有限公司管理。” 2019年末,后心村收到一笔195万元扶贫项目资金,村里根据实际需求购置大马力拖拉机,秸秆打包机,钩机、铲车等配套机械,成立卫生清洁队和劳务输出队,并成立众鑫源农业有限公司进行经营管理,运营后不仅带动全乡扶贫工作,也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。此外,后心村另一个大项目——扶贫养马项目正在规划实施,50万元项目资金已经到位。 后心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肖强:“群众的致富希望都放在这里了,都放在产业里了,没有产业哪有挣钱道。” 后心村地处嫩江沿岸,土质肥沃,水净无染,域内的江水大米、黄金小米、杂粮杂豆深受消费者青睐,依托农副产品,后心村于2019年10月成立扶贫车间联合体,下属六小产业,目前已通过县扶贫办、财政局、人社局认定。扶贫车间注册的“嫩水玉香”品牌,不仅以腰新乡地域内贫困家庭农特产品为主,进行粮食收购、加工、销售,还创造劳动平台,吸纳贫困户在家们口务工。包括六小产业在内,扶贫车间每年以6个月为期限,每月奖励参与劳动的贫困户用工补助500元。 后心村村民吕红梅:“我今年六十多岁都能到达挣五千块钱,像人家两口子,这里头还要两口子的都是困难户,两口子一年不得一万多吗。多大收入啊今年,我们三年没有这么大收入,总计往年也就不超过两千块钱,今年我老高兴了,到现在这还没到下半年,光上半年。” 一年前,后心村还是软弱涣散党组织,上访告状多发村,那时候后心人出门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后心人。一年的时间,后心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拧成一股绳,加强党组织建设,倾力打造扶贫产业,带领后心村贫困户跑出产业扶贫加速度,也跑出后心村百姓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和希望。 |